“关于格局,每个人都不陌生,甚至是从小听到大,我们经常听的有:“你太小心眼了,没有一点格局,你的格局决定了你能走多远,现在你生气是因为格局不够……等等”这些是不是特别的熟悉,天天说格局,甚至什么都可以往格局上按,格局像个筐,啥都往里装!有的人认为吞下了委屈,就喂大了格局。这句话听起来就好像所谓格局就是一个人忍辱负重默默承受,一直忍耐忍耐,但是最后往往会更加的不舒服,那这是为什么呢?什么是格局?如何成为一个有“格局”的人呢?”
格局首先是文化的产物,来源于棋盘,目的用于博弈,后来延伸为你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范围。
格:单个格子是矩形,显性的,可以是规矩等。用于形容物体的空间结构和形式;
局:布局,分布,摆放,安置位置。大家不难看出:
一个人的格局与其认知是有密切的关系,甚至起决定性作用!
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
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,做事情循规蹈矩,重视结果,同时用固定的模式,去看自己和他人,自我设限,觉得自己和别人就是这个样子。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,经常在高估的骄傲和低估的自卑间徘徊。不愿意接受新事物。
建立发展型思维
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
比如孩子在青春期的问题许多家长非常头疼,觉得孩子完了,如果用发展的思维去看,这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,是暂时和阶段性的,就好比孩子小时候要穿尿不湿,我们有担心过她会一辈子穿吗?所以当我们用发展的思维去看待问题的时候,就会跳出此时此刻的圈套,也就有更多的方法去解决,同时也不会过度在乎眼下的利益得失。从固定型思维到发展思维的改变,是你内心信念发生转变,从评判式到成长型的飞跃。
思考为什么
对于事情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为什么这么做,目标是什么,再思考怎么做,如何做。在心理学有一个解释水平理论,解释水平是指人们对于事物表征的不同抽象水平,这一抽象水平有高有低,高层次和低层次。高层次的解释是一种大局观的思维方式。这是一种上位或中心的方法,考虑情况的总体思路并提取情况的主要要旨。低层次的解释是更注重细节或从属的思维过程。例如,我们带孩子出去玩,高层次考虑孩子们开心是宗旨,低层次的考虑孩子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要求不能做这个,不能弄那个,怕衣服弄脏,怕摔着……对它们进行限制!
认识自己是第一步
这一切的主体是你自己,认识自己是第一步。你与自己的关系就是你和别人的关系,你和社会的关系的投射。如果你觉得周围没有一个好人,其实是你对自己的批判,对自己的内心某一部分不认可的投射。认识自己,深入了解自己的本质,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人生的方向!
那么,
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呢?
因为格局能够让你深入了解宏观社会,
以及对事物本质的了解,
进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人生。
注:转载文章请联系